暮春淺夏,校園百合爭艷綻放,繪就一幅生機盎然的畫卷。我校百合花研究團隊,在傳統品系的基礎上,今年首次培育了“黑色”三倍體LAA系列品系,深紅近黑的顏色在花叢中顯得格外耀眼。
百合花香氣宜人,常開不敗,不僅可用于切花、盆花或園林庭院,也可作食用或藥用,在我國花卉產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每年需從荷蘭進口大量的百合品種和種球。為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我校周樹軍教授團隊一直致力于百合遺傳育種工作,現已培育出了一系列三倍體和非整倍體百合的品種,其中三倍體百合‘檸檬’‘白玉蘭’‘雙色玉蘭’‘火球’‘橘紅1號’‘超棒1號’‘素裝’‘血色浪漫’‘紫嫣夫人’和非整倍體百合‘羞澀少女’‘玉碟’、奇異源四倍體‘虎斑蝶’、二倍體‘丹楓’等均已國際登陸。
據了解,周樹軍教授團隊在食用龍牙百合和蘭州百合雜交的基礎上,將它們的F1代和觀賞亞洲百合雜交成功,并獲得了一些三倍體株系,這些三倍體在葉型、葉子密度和株型等方面均好于龍牙百合和蘭州百合,團隊有望近2—3年推出食用和觀賞兼具的百合多倍體新品種。

供稿:王綺雯 審核: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