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專欄
非凡十年
【非凡十年】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見微知著謀發展 求真致和鑄輝煌
發布時間:2022-12-07 點擊: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圍繞學校決策部署和學院十年發展規劃,秉承“見微知著、求真致和”院訓,砥礪前行,爭創一流,攻堅克難,碩果累累。
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融合發展
這十年,學院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鑄魂立心,強化理論武裝,推進理論學習常態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強基固本,扎實推進黨建“三化”建設,推動黨建與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學風建設深度融合,構建了“菌菇成長3+1”黨建品牌建設,成立了考研工作室助力考研指導幫扶,完善了對外科技服務管理辦法,建立了科技咨詢、科技服務的骨干隊伍和長期合作基地。學院黨員教師每年進行科技服務不低于50人次,肩負起“強院興校”的光榮使命,傾情服務于江西地方經濟發展,為推進我省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學院先后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校新生黨團知識基本知識競賽一等獎、全國農林水高校第一屆黨建論壇一等獎、全省優秀共青團員、全省高校優秀心理委員等榮譽,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宗旨,厚植為民情懷,使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更明顯,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更突出。
發揮特色優勢 建設一流專業
這十年,學院積極響應新工科、新理科建設理念,致力于培養生物與醫藥行業的卓越人才。生物工程專業在2015年江西省高校專業綜合評價中位列本專業全省第一,2018年入選“江西省一流優勢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省一流專業驗收獲評“優秀”,為我校唯一驗收優秀的專業,2021年被評為江西省四星級專業,排名全省第二,2022年順利接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線上進校考查。制藥工程專業在2018年江西省專業綜合評價位居省內排名第二,是2019-2021年度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在2021年被評為江西省一流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為江西省特色專業、2019-2021年度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省內首設食用菌方向。十年來,學院堅持“教學優先、教師優先、學生優先”的工作原則和“教學是否滿意、教師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滿意”的工作標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先后獲批省級以上教學研究課題41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36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 11項;《生物工程設備》、《微生物學》、《制藥化工原理》和《營養健康與美容》等課程遴選為省級一流課程;“角蛋白酶中試發酵技術虛擬仿真實驗”獲批江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生物工程核心主干課程群教學團隊”遴選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應用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江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先后投入近千萬元建立了省內高校唯一發酵中試車間和多功能發酵產品提取生產線以及應用生物技術實訓基地、食用菌基地等校內實訓基地;與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四特酒責任有限公司、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上海天慈國際藥業、江西一方天江藥業有限公司等27家單位共建了校外實習基地。學院狠抓學風建設,考研升學率始終名列全校前茅,2022年升學率高達45.28%。
加強學科建設 提升辦學質量
這十年,學院高舉創新發展的理念旗幟,構建高層人才培育矩陣,學科建設取得高質量發展。生物學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與示范性碩士點,校“十三五”重點建設學科和省博士點建設學科;生物工程學科為校“十三五”重點學科和博士點建設學科,2017年生物工程一級學科獲批碩士授權點,填補了我省該學科沒有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空白。十年來,學院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32人,10余名教師赴國外訪學,培育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1人、省百千萬工程人選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晉升博士生導師7,外聘兼職教授5人。憑借著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耐心,學院筑巢引鳳,獲批江西省農業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工程實驗室、江西省菌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南昌市發酵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南昌市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南昌市動物病毒與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南昌市食藥用菌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7個校級研究機構等科研平臺。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62項,省部級項目近100項,各類項目總經費近50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其中,學院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等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200余篇。榮獲江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二屆“雙創”大賽三等獎1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成果轉化費用上億元。獲批1門江西省級研究生優質課程和1門省級案例建設項目,出版專著3部,主編或副主編教材6部。研究生數量從10余人增加到206人,24人次獲批省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獲江西省優秀碩士畢業論文28篇。研究生一次就業率92%以上,大部分選擇繼續深造的碩士生進入了985院校或中科院攻讀博士。學院強化對外學術交流,分別承辦2018中國微生物學會年會、2021中國(南昌)生物資源大會等大型學術會議,參加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年均近100人次。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賦能地方經濟發展
這十年,學院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依托學院教學科研平臺、校企聯合研發中心、食用菌科技小院、百合科技小院和科技服務部等平臺,不斷推進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逐漸形成了技術服務、技術難題發現、難題攻關、成果轉化和技術培訓“五位一體”的新時期科技協同創新服務體系。幫助東鄉九鼎牧業有限公司、江西匯豐源種業有限公司、江西英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西金思康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國家萬人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江西省“雙千計劃”10余人;解決了生物醫藥領域一批“卡脖子”技術:葛渣廢棄物生產食用菌和有機肥技術,江西道地中藥材多花黃精種子自然萌發技術,白及和百合等中藥材規模化高效種植技術,食用菌高效種植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在企業進行轉化:中藥材白及提取物在江西艾麗斯日化有限公司進行轉化,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益生菌發酵技術飼料產品在東鄉九鼎牧業有限公司進行轉化,年銷售額過億元;硫氰酸鹽和硫代硫酸鹽高效處理菌劑及其應用技術在南昌市國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企業年新增利潤近千萬元。累計開展技術培訓900余次,培訓人數1萬多人,推廣和解決關鍵技術近百項,新增經濟效益上億元,有力促進了我省鄉村振興,擴大了學院社會影響力,提高了學院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服務學生成長 強化立德樹人
這十年,學院學生工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農興農的神圣使命,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著大學生“健康成長、立志成才”的工作目標,積極構建學生鍛煉有平臺、學生學習有風氣、學生安全有保障、學生管理有效率的學生工作新局面。學院通過多方式、多平臺不斷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學業及就業指導服務等,依托學生骨干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校園文體活動、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寒假“返家鄉”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增強大學生愛黨、愛國、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十年來,學院連續四年獲評校學生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五年獲評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考研升學率屢創新高,2022年達到45.28%;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銅獎、省級金獎、銀獎等獎項累計30余項;學院獲“趁年輕 去基層”全國大學生“千校千項”實踐最美團隊、江西省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及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服務營隊等榮譽;指導學生獲得全國“情系三農”微電影大賽冠軍、全國返鄉創業10強,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江西賽區特等獎等,學生工作育人成效斐然。
寒來酷暑,春華秋實。莘莘學子們或正奮進在學院,或創業于社會,成績斐然者比比皆是。從生工院汲取養料,于社會服務眾人。未來,學院將繼續發揚精誠團結、學用結合、善謀實干,知難而進,創新發展的理念,播撒智慧,締造夢想,書寫春風化雨,遞薪傳火的壯麗詩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奮力書寫學院發展的新華章。
供稿: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審核:吳曉玉
作者:
審核:yuan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