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學校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激勵各級黨組織創先爭優、廣大黨員對標趕超,全面提高學校黨建工作的質效,全面發揮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落實首要任務 理論武裝走深走實
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學校黨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動形成第一議題引領學、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組織生活常態學、個人線上線下聯動學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帶著使命學、帶著思考學、帶著責任學、帶著問題學、帶著任務學,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學校黨委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等黨內集中學習教育為契機,傾心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深挖“共大精神”內涵,下足功夫做好“大思政課”建設,通過組建“金扁擔”宣講團、“五彩好青年”宣講團、“五老”宣講團、“博士”宣講團,組織“歌詠黨課”活動、“不忘初心?與信仰對話”青春講壇、“音樂中的紅色文化”課程思政講座等,打造沉浸式、互動式學習場景,延伸了理論宣講的“角度”,拓展了理論闡釋的“深度”,提升了理論宣講的“效度”。
2023年,葉建春省長親臨學校為廣大師生作形勢報告暨專題黨課;2022年,校黨委書記黃路生院士與其學生李勁松院士師生同堂為廣大師生開講“愛黨愛國 自立自強”新年第一課;2023年,學校面向新生團員青年開展“唱響青春樂章,夢想從江農啟航”開學第一課......一堂堂精彩生動的思政課,反響熱烈、影響深遠,指引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指引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好老師。學校打造的1項項目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門課程成功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并在“學習強國”慕課平臺展播;1門思政課程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選送的多部作品屢獲全省“紅色走讀”系列競賽活動一等獎。
弘揚首創精神 組織建設有力有效
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只有奠定基石,抓好基層,打好基礎,才能建成堅強“戰斗堡壘”。學校現有各級黨組織223個,其中,二級黨委(黨總支)21個,直屬黨支部7個,基層黨總支9個,基層黨支部186個。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照省委巡視整改要求,樹牢“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傳導“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工作壓力,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系統推進,制發《江西農業大學黨支部工作考核激勵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朝著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目標扎實邁進。
通過不懈努力,學校黨建“三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召開了全省高校首次基層黨建“三化”建設觀摩推進會,建成了全省高校首個黨建信息化指揮平臺,調整優化了45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專任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和全校標準化黨員活動室“兩個全覆蓋”。“金扁擔”黨建品牌影響力輻射力不斷增強。南昌大學等30多家省內外單位先后來校學習借鑒品牌創建經驗,動科院“12365”、工學院“匠心琢玉”、農學院“鐵肩膀”黨建子品牌創新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黨建“雙創”攻堅行動進展順利。學校黨委獲批成為全省首批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累計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4個,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2個、“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4個。此外,實化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活動、固化半年黨建工作督查機制,有力推動履行“第一責任”、踐行“第一使命”,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
堅持首位標準 隊伍管理從嚴從緊
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于黨員數量,更取決于黨員質量。學校黨委嚴格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決把牢政治標準這條“硬杠杠”,始終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放在首位,深入考察入黨動機和政治素質,堅決將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人擋在門外。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印發《江西農業大學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員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制度,嚴格執行“5個階段、25個步驟”程序,切實提高黨員發展質量。
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學校從事關全局的政治高度來謀劃推進黨員隊伍建設,突出基礎性,從最基礎環節、最基本工作抓起,補短板、強弱項。黨員隊伍結構持續優化,五年來,共發展教工黨員121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83名。學校現有黨員5082名,其中,在職教職工黨員1594名,離退休黨員505名,學生黨員2983名。以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為抓手,推動40余名黨員補齊了黨員檔案材料,著力破解黨員檔案材料不完備的問題。實行黨員檔案“一人一袋”“專人專管”以及黨組織關系接轉臺賬等制度,持續規范管理黨員檔案信息。
同時,學校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嚴把黨員入口關、管理關、出口關。暢通“網上網下”陣地、銜接“校內校外”資源,舉辦黨務干部培訓班、教職工黨員示范班以及大學生黨員示范班等主體班次,培訓黨員21792人次。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始終飽滿、干事創業激情始終高漲,得到上級黨組織的高度肯定,2022年10月,校黨委書記黃路生院士光榮當選為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先后有4個基層黨組織和6名黨員領導干部分別被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評為“兩優一先”表彰對象,20名黨員領導干部入選“新時代贛鄱先鋒”選樹學對象,3名基層黨務干部分獲全省黨務技能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建黨100周年之際,25個基層黨組織和103名黨員受到學校黨委表彰。
彰顯首為擔當 融合發展求新求變
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首為擔當謀實謀細各項工作。聚焦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五大職能,以創建“金扁擔”黨建品牌為依托,強化黨建引領,扎實開展“雙融雙育”“雙聯系”“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學生辦實事”“千師潤萬心”等活動,促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密切黨群關系、師生關系,凝聚起同心同德、向上向善、善作善成的磅礴力量。
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廣大黨員靠前站、主動上、帶頭干,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綿綿用力、持續努力,學校事業發展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系列成就。科學研究有新的重大進展,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迄今為止江西省和中國畜牧學領域的首篇研究長文;斬獲了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推出了江西省1999年至今24年來國家審定的第一個畜禽新品種。人才引育有新的重大突破,全職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優青各1名;自主培養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引進培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及省“雙千計劃”人才、“贛鄱俊才支持計劃”人才等多名。教育教學有新的重大收獲,1項教學成果榮獲全國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個教學團隊入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教師團隊榮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本科生考研升學率逐年升高2023年達到34.27%。學科發展有新的重大提升,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個“十三五”省一流學科繼續入選“十四五”省一流學科且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提檔升級;新增博士后流動站3個。社會服務有新的重大平臺,繼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科技特派團;打造科技小院等新模式,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校園治理有新的重大改善,方志敏隧道建成通車、南北校區連成一體;校中“三家村”完成歷史性整體搬遷;“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順利完成、二期工程全面推進。
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是在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建設、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認識,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全面貫徹大會精神、堅決落實部署要求,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勇擔強農興農使命,為加快建設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供稿:組織部 審核:郭慶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