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檔案館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服務學校工作大局為宗旨,以檔案治理體系、資源體系、利用體系、安全體系建設為重點,以校史文化研究為創新發展的突破點,銳意進取、擔當作為,默默奉獻、忠誠履行“為黨管檔、為校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在新時代發展征程中奏響了檔案事業的華美樂章。
黨建引領開新局
檔案館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檔案工作姓黨”的第一原則,旗幟鮮明加強政治引領。聚焦“蘭臺匠心”金扁擔黨建品牌建設,以“黨建+檔建”為基本思路,立足部門職能特點,將黨建工作與檔案業務、服務育人有機融合、有序推進,服務學校事業發展、解決師生和校友急難愁盼,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成為檔案資政、服務育人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引領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檔案館黨支部年終考核為“五星黨支部”。2022年,何雯潔榮獲學校“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2023年,檔案館榮獲“全省高校檔案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廖述香、馬利霞榮獲“全省高校檔案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檔案治理新提升
以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檔案法為契機,檔案依法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學校將檔案法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邀請省檔案局領導到學校宣講新修訂的檔案法,在全校舉辦了檔案法專題宣傳展。學校建立了檔案工作委員會和校領導分管檔案工作的頂層架構、校屬各單位領導分管檔案工作、檔案館專職檔案員和各單位兼職檔案員的工作隊伍,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專兼結合的檔案工作組織體系,為學校檔案工作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學校出臺了《江西農業大學檔案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修訂)》《江西農業大學歸檔文件整理規定》《江西農業大學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同時,根據檔案工作新形勢、新要求,修訂完善了涵蓋檔案收集、利用、保密、保管等各項工作制度,為優化檔案治理體系,提升檔案治理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檔案資源新進展
以服務中心大局為目標,用檔案記錄好留存好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檔案館始終把檔案工作放在服務學校中心工作中去謀劃、去推進,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檔案工作跟進到哪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果。在做好常規檔案收集的同時,重點做好學校重大活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重點領域檔案材料的收集,先后收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專題檔案材料,全面記錄學校奮進歷程。五年來,共接收全校各部門移交的紙質檔案11820卷、照片檔案757張、聲像檔案光盤136張。通過建立溝通與協調機制、加強督促與指導、采取收集與征集等方式,推動檔案資源總量取得新突破,為服務學校發展及師生校友提供有力保障。學校館藏檔案有贛州林校、南昌林校(含中南林校)、江西農學院(含江西省立獸醫專科學校)、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江西農業大學5個全宗。有黨群、行政、教學、科研、產品開發、基建、設備、出版、外事、財會、聲像、實物、干部人事共十三大類檔案,館藏總量達5.3萬卷。


檔案服務提質效
以滿足師生校友的檔案利用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提升師生校友的查檔體驗。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檔案服務提質增效,“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檔案利用服務的新常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檔案館開通預約查檔、遠程查檔、代查檔案服務,解決廣大師生及校友“急難愁盼”問題,實現了檔案利用者足不出戶在線申請查閱學籍檔案的目標,工作得到廣泛好評。與此同時,為廣大教職工職稱評審、房產公證等關乎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在學校重大活動中發揮檔案資政作用,檔案館先后為省委巡視、專項審計、學歷核查、人事檔案專審、三家村搬遷、老舊小區改造、土地房產清查、省一流學科第三方績效評價等專項工作提供檔案查閱,發揮檔案不可替代的憑證作用。五年來,檔案館共提供線上線下檔案利用服務15100余人次,提供檔案查借閱16648卷。因出色完成相關工作任務,2021年學校收到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的感謝信,2022年度學校獲評江西省檔案館館藏到期文書檔案開放復核先進單位。


檔案編研結碩果
以檔案編研利用為新突破口,進一步深挖檔案利用價值。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檔案館組織專門力量,深挖江西農業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紅色檔案、紅色資料、紅色故事,編寫校史紅色故事70多篇,集結為《江西農業大學校史紅色故事匯編》。針對油墨印刷的共大時期檔案資料,檔案館開展了搶救性收集與整理,耗時2年多,編纂近了近57萬字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重要文獻資料匯編》(上下冊),為研究和傳承共大歷史文化、客觀呈現共大辦學歷史提供永久素材。在挖掘史料的基礎上,檔案館積極開展珍貴檔案史料宣傳和展示工作。2021年,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畢業證書的推文,包括江西農業大學首屆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證,生動再現了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2022年,檔案館舉辦了“江西農學院創辦七十周年紀念展”,組織人員參加學校“共大精神”學術研討會,榮獲“共大精神”學術研討征文比賽一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


校史育人譜新篇
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出發點,將紅色校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及新進教職工入職培訓內容,涵養師生愛國愛校情懷,提升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積極推進紅色校史融入思政教育,作為思政教育基地,校史館服務思政實踐課、黨日活動、團日活動成為日常。積極發揮紅色校史文化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檔案館黨支部與動科院“俊秀班”開展了“追尋紅色記憶悟初心,傳承紅色基因踐使命”的主題活動,在全校舉辦“講述校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比賽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尋訪共大分校文化遺址暑期“三下鄉”調研活動,讓大學生在學思踐悟中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組織講解員迎新期間在觀光車上為新生及家長提供校史講解服務,在大巴上為來我校參加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華東區第十六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參賽代表隊講解校情校史,提升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

安全保障新舉措
學校高度重視檔案工作,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擴容改造,檔案保管條件得到極大改善。2021年底檔案館搬遷到新館,檔案庫房寬敞明亮,面積由原來的400m2擴大至900m2。檔案裝具煥然一新,保管條件升級換代,庫房安裝了氣體消防系統、防火報警系統、恒溫恒濕凈化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設施,極大地提升檔案管理軟實力,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檔案工作人員堅持樹牢“大安全”理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細抓實抓好安全工作。采取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安全演練、安全檢查等措施,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制定處置檔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消防預案等制度,不斷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檔案安全保障體系。

擊鼓催征,奮楫揚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檔案館將繼續圍繞服務學校中心大局,堅定信心、勇挑重擔、踔厲奮發、勇毅前進,充分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作用,用好用活檔案資源,講好江農故事,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為建設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貢獻檔案力量。
供稿:檔案館 何雯潔 審稿:廖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