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以來,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圍繞學校決策部署和學院發展規劃,秉承“見微知著、求真致和”院訓,砥礪前行,爭創一流,攻堅克難,碩果累累。
黨建引領聚合力 微芒成炬譜新篇
學院黨委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把黨的建設放在首位,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學校“金扁擔”品牌指導下,立足學院特色,以小學院要有大作為指引,圍繞“五位一體,積微成著”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微芒成炬”黨建品牌建設,組織開展“講好微黨課、樹立微榜樣、搭建微平臺、開啟微服務、設立微幫扶”,一步一個腳印,積少成多,造炬成陽。積極探索黨建與教育教學相融合,促進“雙融雙育”活動持續發力。充分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融合。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配備率達到100%,學院黨員教師每年進行科技服務不低于50人次,肩負起“強院興校”的光榮使命,主動對接、融入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繼續實施農科教相結合,通過科技特派團、科技小院、包村幫扶、專家下鄉等方式開展科技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最后一公里”。持續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組織學生黨員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院先后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校新生黨團知識基本知識競賽一等獎、歌詠黨課展演活動第三名等的好成績。

發揮優勢強特色 教學團隊穩提質
學院積極響應新工科、新理科建設理念,致力于培養生物農業、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創新型人才。生物工程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省一流專業驗收獲評“優秀”,2021年被評為江西省四星級專業,排名全省第二,通過國家教育工程認證及年度持續改進工作。制藥工程專業是2019- 2021年度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在2021年被評為江西省一流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為江西省特色專業、2019-2021年度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在省內首設食用菌方向。
學院教師先后獲批省級以上教學研究課題14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7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3項;《生物工程設備》《微生物學》《制藥化工原理》《營養健康與美容》《現代工業發酵調控學》和《生物安全》等課程遴選為省級一流課程;“角蛋白酶中試發酵技術虛擬仿真實驗”獲批江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生物工程核心主干課程群教學團隊”遴選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在第二屆全國“智慧樹杯”課程思政師范案例教學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應用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江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先后投入近千萬元建立了噸級發酵罐的中試車間和多功能發酵產品提取生產線以及應用生物技術實訓基地、食用菌基地等校內實訓基地;與四特酒責任有限公司、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江西新瑞豐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慈國際藥業、江西一方天江藥業有限公司等近30家單位共建了校外實習基地。

優化學科強基礎 拔尖人才激活力
學院高舉創新發展的旗幟,構建高層人才培育矩陣,學科建設譜寫新篇章。生物學一級學科獲批省博士點立項重點建設學科,博士點申報工作順利推進。生物學一級學科和生物工程一級學科如期完成校“十三五”重點學科建設驗收;生物學學科(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專業)獲校“十四五”“優勢學科(專業)”立項建設、制藥工程專業獲批校潛力專業立項建設;生物與醫藥碩士點完成教育部的專項核驗工作。學院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0人;自主培育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農業農村部“神農青年英才”1 名,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1人、省百千萬工程人選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晉升博士生導師4人。憑借著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耐心,學院筑巢引鳳,成功重組江西省重點實驗室“農業微生物種質發掘與利用江西省重點實驗室”。獲批南昌市動物病毒與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南昌市食藥用菌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校級研究機構等科研平臺。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35項,省部級項目68項,各類項目總經費近3000萬元。發表中文核心及三區以上SCI學術論文300余篇,榮獲江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二屆“雙創”大賽三等獎1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6項。獲批1門江西省級研究生優質課程和1門省級案例建設項目,主編或參編教材6部。學院強化對外學術交流,分別承辦2018中國微生物學會年會、2021中國(南昌)生物資源大會等大型學術會議。

科技轉化促發展 融入江西新格局
學院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依托學院各級重點(工程)實驗室、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和科技服務部等平臺,不斷推進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逐漸形成了技術服務、技術難題發現、難題攻關、成果轉化和技術培訓“五位一體”的新時期科技協同創新服務體系。支持學院教師赴生產一線進行掛職鍛煉,將科研轉化為生產力,切實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學院共有4 個科技小院,有12名教師分別以工農業特派員的形式服務地方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累計開展技術培訓500余次,培訓人數近萬人,推廣和解決關鍵技術近百項。舉辦了江西農業大學第一屆蘑菇節,促進了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交流、共建并進,助力菌菇特色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擴大了學院社會影響力。

立德樹人為根本 乘風破浪育新人
學院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著大學生“健康成長、立志成才”的工作目標,積極構建學生鍛煉有平臺、學習有風氣、安全有保障、管理有效率的工作新局面。學院通過多方式、多平臺不斷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學業及就業指導服務等,依托黨課團課、紅色走讀、學生骨干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校園文體活動、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寒假“返家鄉”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考研升學率穩步提升,2023年達到46.6%,創歷年新高,2023年就業率位居全校首位;本科生在國內外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銅獎、省級金獎、銀獎等獎項累計30余項;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學科競賽方面榮獲國家二等獎;學院獲“趁年輕 去基層”全國大學生“千校千項”實踐最美團隊、多次獲得江西省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及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服務營隊等榮譽;指導學生獲得全國“情系三農”微電影大賽冠軍、全國返鄉創業10強,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江西賽區特等獎等。2023年 “微光童行”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隊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為歷史突破。學院連續多年在校運會中取得好成績,學生張寧在2023年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華東區第十六屆田徑運動會獲女子甲組4*400米接力賽第6名。


黨建領航風帆勁,砥礪奮進啟新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將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團結帶領全院師生狠抓工作落實,團結奮斗、萬眾一心,以實際行動喜迎學校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
供稿: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審核:孔令保 吳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