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型H1N1流感基本特點
本次流感的病毒是甲型(H1N1)流感新病毒,是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基因重組后產生的新毒株,而不是源自于豬流感病毒的變異。
由于本次流感的毒株屬于甲型流感病毒的新變異株,人群對它普遍易感,全球流感大流行已迫在眉睫。
2、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臨床表現
甲型H1N1流感的臨床表現與季節性流感基本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根據目前的觀察,其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似乎不如歷史上歷次流感大流行嚴重。
3、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源
傳染源是患病的人或者隱性感染者,目前沒有發現包括豬在內的各種動物可以作為傳染源對人類構成威脅。
4、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的方式在人群中傳播;此外,人接觸了附著于物體表面的病毒后再觸摸自己的眼、口、鼻也可感染病毒。
5、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是否感染取決于接觸機會和防護措施。目前報告的患者多數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以青壯年為主,但這一現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尚有待觀察。根據既往流感流行的經驗應關注老人和兒童的感染 。
6、甲型(H1N1)流感在什么時間具有傳染性
甲型(H1N1)流感與季節性流感的傳染期相似,病人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7天都具有傳染性。若病例發病7天后仍有發熱癥狀,表示仍具有傳染性。兒童,尤其是幼兒,傳染期可能長于7天。甲型(H1N1)流感與季節性流感的傳染期相似,潛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 .
7、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有多高?
墨西哥報告的死亡病例數較多,但傳到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后病死數極少,可能與病毒傳代后的毒力變化、宿主、醫療救治等因素有關,具體原因不清。通常病死率是在流行結束時評價,因為目前流行尚未結束,對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尚無法最終定量判斷,根據全球資料估計,與過去流感大流行相比,目前病死率明顯低于歷次流感大流行。
8、什么叫醫學觀察
在病例的傳染期內(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7天)與病例有過接觸,或1周內曾到過流行區者,需對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目前采取居家或者在定點場所集中隔離觀察),每日進行觀察,測量體溫和健康詢問,做好登記,觀察期為該疾病的最長潛伏期7天,觀察期間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通過醫學觀察,可使密切接觸者和到過疫區的人一旦發病,能夠及時被發現和診斷,得到及時治療,又可避免和減少將病原體傳播給其他人。這是一項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周圍人群的醫學保護措施。
9、我市病例的發現和確診途徑
1、通過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南大一附院、省兒童醫院、南昌市第三人民醫院)監測中發現。
2、通過協查輸入性的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而發現。
3、學校發現出現較多聚集性病例后向轄區內的疾控機構報告,疾控機構介入并對病例進行檢測后發現。
10、個人如何預防甲型(H1N1)流感
使用肥皂和清水勤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的人;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保證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
11、為什么要進行醫學觀察
通過醫學觀察,可使密切接觸者和到過疫區的人一旦發病,能夠及時被發現和診斷,得到及時治療,又可避免和減少將病原體傳播給其他人。這是一項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周圍人群的醫學保護措施。
12、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人時,公眾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應該保持個人衛生,使用肥皂和采用正確的洗手方式勤洗手,尤其在接觸過鼻涕等呼吸道分泌物之后更應該洗手。在咳嗽和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手掩住口、鼻,并將紙巾丟到垃圾箱和洗手。證據表明,流感病毒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存活一段時間,手接觸到這些表面后在接觸口、鼻、眼,可能會患流感,因此除了勤洗手之外,還可采用酒精等消毒劑為日常用品消毒。盡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有必要去時應佩戴口罩。
13、學校和托幼機構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時應該注意什么
教育學生勤洗手。教室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加強晨檢、巡檢、夜檢,做好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有可疑癥狀的學生需及時就醫。
14、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流感與普通流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傳染病,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普通感冒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細菌及支原體等,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與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癥狀,但全身癥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5天痊愈。
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有明顯的季節性,可引起暴發流行甚至世界范圍大流行,并導致嚴重并發癥和死亡。而普通感冒傳染性較低,多為散發,一般不會引起暴發,全年均有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