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九微火,風吹百合香。走進江西農業大學花卉基地,空氣中彌漫著百合的香氣,一場關于夏天的浪漫邂逅正悄然上演。學校百合花研究團隊負責人周樹軍教授表示,新登錄了‘金輝’‘伶美人’‘紅玉’‘金皇后’‘旭日’六個品種,截至目前,共有20個品種已陸續獲得國際登錄。
百合花可用于切花、盆花或園林庭院,也可作食用或藥用,在我國的花卉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每年需要從荷蘭進口大量的百合品種和種球。為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周樹軍教授團隊一直致力于百合遺傳育種工作,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在百合雜交育種中,當胚乳中含有5個或以上相同基因組時,胚乳發育較好,雜交容易成功,否則便容易失敗,該成果被Euphytica期刊的評審專家譽為百合育種“新理論”,是百合育種的重要突破。
據了解,團隊在食用龍牙百合和蘭州百合雜交的基礎上,將它們的F1代和觀賞亞洲百合雜交成功,并獲得了一些三倍體株系,這些三倍體在葉型、葉子密度和株型等方面均好于龍牙百合和蘭州百合,團隊有望近2—3年推出食用和觀賞兼具的百合多倍體新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