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講座、播視頻、發問卷,與居民面對面交流、一對一講解、點對點答疑,向居民傳播實用知識、傳授小訣竅,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軟件學院學生黨總支堅持走進社區、走進群眾,與麗景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立足群眾所想、所急、所困,在社區學黨史、辦實事,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落地落實。
傳播垃圾分類知識 共建和諧美麗家園
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干濕垃圾如何區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如何辨別?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垃圾分類進社區”志愿活動現場,學生黨員正在向居民介紹垃圾分類常見的問題,他們通過播放動畫視頻、實物講解、發放宣傳彩頁和有獎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居民們說明了垃圾分類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指導社區居民如何做好分垃圾分類。黨員志愿者們還向全體社區居民發出倡議,號召大家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以“小家”帶“大家”、“大手”牽“小手”,努力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傳播垃圾分類知識這種方式,為群眾辦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好事,讓參與活動的同學感到十分高興。“和居民們一起,為創造更好的小區環境、城市環境而努力,我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參加了這次活動的軟件工程2008班劉潮汕說道。
“非常感謝江西農業大學的同學們為我們帶來了實用的知識,真沒有想到垃圾分類能夠變廢為寶,對建設美好的家園會有這么大的作用!”一位社區居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參加這一活動的同學也紛紛表示自己受益匪淺,“能為社區群眾送來實用的知識和技巧,感覺到非常有成就感,我們腳下踏著的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家園,應當由我們來守護,而垃圾分類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守護行動!”

強防詐反詐意識 共筑安全防火墻
“在生活中,我們要堅守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三條底線’,遇到不熟悉的電話、信息等要冷靜思考,一旦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警,確保個人財產安全!”來自物聯1901鐘恩鉉同學正為居民宣講防詐知識。
為了幫助社區居民提高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意識,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居民受騙情況發生,軟件學院開展了“反詐宣傳進社區”活動,志愿者通過為社區居民開展一場反詐宣傳講座、解讀一批真實案例、介紹一批防范要點、發放一批宣傳冊子,詳細介紹了常見的詐騙手段、手法、方式,以及有效防范技巧,幫助大家切實提高防范意識和能力。
“我們對各種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真得是深惡痛絕的,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之后,才發現詐騙的手法和方式這么多,受害者的損失有這么大,同學們提到的各種小方法、小技巧,以后一定要好好運用哦,絕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沒想到我們的活動會這樣受歡迎,應該是我們向大家介紹的內容,能夠有效幫助大家防范詐騙吧!”參加活動的物聯2001班朱曉雁說道。她表示,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自己對于電信詐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許多同學一樣,安全的這根弦蹦得更緊了!”
在支部結對共建中,軟件學院堅持將知識、技能送到群眾面前,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現實難題;而學生黨員也在活動中增強了宗旨意識、促進了自身發展。據學院負責支部結對共建的老師介紹,學院學生黨支部將繼續以需求為導向,發揮軟件專業優勢,聚焦解決群眾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開展下一階段工作,“我們計劃舉辦智能手機使用培訓、電腦維修活動,手把手解決老年人‘用機難’的問題,同時把系統安裝維護、電腦除塵、病毒查殺等服務送進社區、送到群眾家門口。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報道:宣傳部 袁甲 審核: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