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4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名單,由我校林學院申報的“江西退化紅壤森林植被恢復長期科研基地”正式獲批。
“江西退化紅壤森林植被恢復長期科研基地”位于江西省泰和縣,主要以退化紅壤區森林植被恢復過程和機制為研究特色,以水、土、氣、生四大要素的長期連續觀測為基礎,重點開展森林植被恢復適生性、特色樹種適應性、土壤養分演變及微生境改良、生物多樣性恢復過程與機制、植被水源涵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構建退化紅壤區森林植被恢復及低效人工林質量提升關鍵技術體系,為退化紅壤區植被恢復與重建、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及防護林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示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長期科研基地是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主要開展林草和瀕危野生動植物遺傳與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利用,林草和瀕危野生動植物育種,森林培育與經營,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自然保護地和物種保護,森林草原災害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等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利用、成果示范推廣、科學普及教育,以及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
供稿:林學院 毛瑢 審核:陳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