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我校杰出校友、89級畜牧李勁松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83級農學周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截止目前,我校歷史上共產生了13名院士。
李勁松,1971年10月出生,1993年畢業于我校畜牧獸醫系,獲農學學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干細胞與胚胎發育研究。2012年獲“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獲“普洛麥格創新獎”、“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5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16年榮獲 “干細胞社會公益獎”、“樹蘭醫學青年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被授予“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2年,其研究組建立了來自小鼠精子的孤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并證明這些細胞能夠代替精子使卵母細胞“受精”產生半克隆小鼠(稱為“半克隆”技術)(Yang et al., Cell, 2012)。然而,半克隆技術不成熟,健康半克隆小鼠出生率低(2%左右)。2015年,研究組獲得了能穩定高效產生半克隆小鼠的單倍體干細胞(出生效率達到20%左右),因此又稱為“人造精子細胞”(Zhong et al., Cell Stem Cell, 2015)。2018年,研究組通過結合“人造精子細胞”和CRISPR-Cas9介導的Base editor系統,實現蛋白質關鍵氨基酸的在體遺傳篩選(Li et al., Nature Cell Biology, 2018)。

周衛,1966年8月出生,1987年畢業于我校農學系,1990年獲江西農業大學土壤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肥料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公益性農業行業科研專項首席專家,化學肥料專業委員會主任,《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編委,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杰出人才。
長期從事耕地培肥與高效施肥研究。針對我國中低產田面積大,養分元素缺乏,化肥利用率低等重大問題,在破解低產土壤障礙、攻克中量元素缺乏瓶頸以及創新推薦施肥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統的開拓性研究,為我國農業生產和植物營養學科發展作出了貢獻。擔任農業農村部植物營養與肥料綜合性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副理事長;曾任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首席專家;獲中央和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省部級一等獎3項。

報道:宣傳部 王詩慧 審核: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