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早上7點,薛龍、黎靜、劉兆朋三位教師黨員準時趕到了240公交停車場防控卡點,準備開始新的一輪志愿服務工作。這是三位老師連續兩天在疫情防控卡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學校臨時增設多個防控卡口。17日下午,學校發出了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號召,“我報名、我可以、我站崗”的聲音即刻傳遍整個校園!截止當天晚上9點,286名黨員教師踴躍報名!一大批黨員走向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把初心寫在行動中,把使命落在崗位上”。他們,讓胸前的黨員徽章更加鮮艷亮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來自國土院的井岡蜜柚科技小院黨支部書記謝志堅,是第一批走上崗位的10名志愿者之一。17日晚上,他負責了240停車場卡口的執勤工作,測體溫、查看昌通碼和行程碼、幫助上年紀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有時候還需要做好解釋工作。簡單重復的事情,在冷風之中一做就是幾個小時。“能守好校園的第一道防線,是我的職責和使命,也是我的驕傲!”
“我們必須用耐心、細心、愛心和責任心對待疫情防控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只有這樣才能踐行好黨員的責任、使命與擔當!”工學院輔導員劉星,一方面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一方面積極參與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他直言,關鍵時刻無數黨員迎難而上,爭先恐后沖在戰斗一線的行動,讓他深受感動。“黨員身份,讓我增添了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能為農大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無比自豪。”帶著這種最簡單樸實的想法,教學評估中心的張稱心選擇了到防控卡口執勤。
據組織部工作人員介紹,在聯絡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認真組織動員,黨員教職工踴躍報名,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關鍵時刻充分體現!
哪里有需要 我就去哪里
許多黨員連續堅守在一線、奮斗在一線、沖鋒在一線!校團委吳璨老師在17日接到全員核酸檢測的通知后,第一時間組建學生志愿服務隊,帶領同學們迅速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他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搬運物資、疏導人流,從下午四點半開始,直到凌晨三點半所有醫務人員撤離才算正式結束當天的工作。第二天一早七點,他又早早爬起來,開始為接下來的核酸檢測做著準備。下午三點整,吳璨又準時出現在了南大門執勤崗位。“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共青團干部,我應當沖鋒在前!”
20日上午的第二輪核酸檢測中,學校外環幾個檢測點遇到了志愿者人手不足的情況。這個消息傳開之后,許多黨員主動趕赴現場臨時支援。“需要志愿者的消息發布沒有多久,就有10位老師趕到了采樣點,迅速投入到秩序維護、人員引導的工作當中。后面來的許多老師,主動過來詢問是否還需要志愿者。”板栗園采樣點負責人廖歡說道。志愿者的到來,讓核酸檢測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更加有序。
疫情當前,保衛處全體人員更加忙碌。鐵絲網被破壞了、封鎖的門被弄開了、防護欄需要加固了……接到消息后,保衛處工作人員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疫情防控有需要的地方,一定有熠熠生輝的黨徽在閃耀!
共同家園,你我守護
疫情來勢兇猛,讓農大師生感覺到新冠病毒竟如此之近。一株小小的病毒,有可能危及到農大每一位師生的平安健康。“對于我們來說,值守南門,就是在保衛農大、保衛我們共同的家園。每一位師生聽從召喚、積極行動,又一次感受到我們與農大同在!”負責南門執勤的陳木森老師深情地說道。
研究生院席步鑫老師主動申請兩次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在三號門執勤的蔡敏茜老師,家里還有一位不到兩歲的小寶寶。“只有農大這個大家庭平安了,我們的小家庭才能平安!”許多“夫妻檔”教師共同走向了志愿服務的崗位。工學院薛龍、黎靜夫妻共同參加了240公交停車場及生活服務中心的執勤工作。機關黨委陳瑛、食品院蔡志鵬夫妻兩人報名參加了下午3點到晚上11點的南大門值守,將四歲的女兒“扔”給了父母照顧,“家里老人都很支持我們”蔡志鵬老師說,“大部分人都能理解、配合我們的工作,志愿者們之間也會相互鼓勵,只要師生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守護好校園平安和師生健康!”
據了解,部分黨組織的全體黨員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工作。機關黨委、機關第四支部(宣傳部)、第十三支部(保衛處)所有黨員全部報名。黨員干部們表示,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守護校園平安、守護家園平安。
無論是晨曦中走向志愿服務的工作崗位,還是暮色下守好每一個防控卡口;無論是一次行程碼的仔細核對,還是一次體溫數據的確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黨員志愿者,他們的胸前都別著一枚鮮艷亮麗的黨徽!
供稿:宣傳部 袁甲 審核: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