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灼灼,秋實離離,歲稔年豐,穰穰滿家。9月23日秋分日,是第五個農民豐收節,我校農學院以“獻禮二十大·慶祝豐收節·奮進強農路”為主題舉辦了農業科技成果展示交流會。交流會上展示了農學院師生近年來在農業科技研發創新方面的新成果。校黨委副書記蔡海生、副校長賀浩華到場參觀,并與師生們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此項活動,受到了江西教育電視臺、手機江西網的關注和報道。

種繁育護航農民豐產增收
“我們獼猴桃的VC含量是普通獼猴桃的十倍,還像香蕉一樣能輕松剝皮”,獼猴桃新品種展位前,鐘文奇同學熱情地為觀眾們介紹她所在的課題組歷經多年研發的“網紅”產品“贛獼6號”和“贛獼7號”,試吃的同學們絡繹不絕。良種是豐產增收的根本,農學院師生自主選育的高產高抗優質作物與果蔬新品種紛紛在展會上亮相。榮獲江西省食味品質金獎的水稻新品種“華晶”,創造江西省花生單產新紀錄的“昌花18”,幫助農民實現每畝增收400元的高產抗病優質芝麻新品種“昌芝1號”等新品種成為了展會的主角。

法探索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可以鮮食的甘薯,冰淇淋風味!”新奇的富硒鮮食甘薯吸引了很多觀眾,這是副校長黃英金與農學院程建峰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在富硒土壤采用一系列生物強化栽培技術手段,為甘薯這類傳統作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楊有新團隊培育的辣椒白化苗、珍珠番茄也是觀眾們時常駐足觀看的展品,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將為高品質蔬果生產提供有力的支撐。
創新實踐激發學子研學興趣
本次展會的明星展品當屬“付教授”油菜花護手霜,這是農學院付東輝團隊的科研創新轉化成果之一。交流會上,該團隊展示的護手霜、面膜、爽膚水、油菜花月餅等產品引起了師生的強烈興趣,前來試用體驗觀眾的接連不斷。近年來,該團隊培育的多彩油菜花備受關注,并在多地進行試驗推廣,文旅產品的研發成果也逐步走向市場。多彩油菜花及其衍生品的研發和推廣為發展觀光農業、促進“三產”融合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展示交流過程中,學院特別安排2022級新生進行了集中參觀和體驗,這對穩定新生的專業思想,提升新生的研學興趣起到了引導和示范作用。
本次農業科技成果展示交流會由農學院的科研團隊和老師為主導,十余個課題組的本碩師生和學生社團共同參與,一些科研方法和創新成果走進了師生的視野。蔡海生贊揚了師生在破解農業“卡脖子”技術、科技賦能“三農”發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貢獻;賀浩華勉勵同學們積極響應國家“雙創”教育號召,積極參與科技成果創新和轉化行動,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努力成為現代農業科技人才。

供稿:農學院 周李鵬濤 審核:李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