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新時代以來的十年,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立德樹人初心,踐行強農興農使命,自覺貫徹落實學校黨政各項決策和部署,團結和依靠全院廣大師生,振興精神勇擔當,踔厲奮發向前行,全面推進基層黨的建設、教育教學、學科專業建設和實踐育人等各項工作向縱深發展,為踏上新征程實現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堅持黨建引領 基層黨的建設工作奏響新樂章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堅持政治建設首位,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十年。學院黨委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履行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學院黨委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以“黨建+”深入實施“金扁擔 鐵肩膀”工程,著力推動黨建工作與學院事業發展工作深度融合。十年中,學院先后榮獲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校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校宣傳工作先進集體、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獲評1個省高校示范性黨員活動室。黨員在教學科研、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工作中沖鋒在前、奮勇爭先,先后榮獲“新時代贛鄱先鋒”“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

強化質量導向 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凸顯以本為本,聚焦提升育人質量促發展的十年。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落實本科教學中心地位,扎實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十年中,先后兩次組織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獲批省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課題40多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30多項,發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03篇。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1項,《大學評語文》《中國文化導論》《漢語與中國文化》《公共事業管理學》等一批課程分別獲得省級省一流本科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校育人課程共享計劃課程、防疫期間線上教學優質課等資助或獎勵。獲得省級教學競賽2項、校教學類競賽獎項8項,1名教師獲得學校首屆“大北農教學精英獎”。本科生參加專業類比賽、競賽和展演獲省級及以上獎勵500多人次,40篇本科生畢業論文獲校優秀畢業論文,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超過87%。

突出內涵建設 學科專業建設上邁上新臺階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學科建設取得突破,專業發展更加優化,科研水平快速提高的十年。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深化學科專業建設改革,加大科學研究和研究生培養力度,學科專業和辦學內涵建設邁上新臺階。十年中,學科建設從無到有,建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1個,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和社會保障等二級學科3個。本科專業從原來的7個優化調整到4個,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承擔國家級課題15項、教育部課題14項、省級課題71項,科研經費400余萬元;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91篇,出版專著13部;獲得省級及以上科研獎勵6項。研究生培養規模擴大到70人,研究生畢業論文歷年盲審通過率、答辯合格率均為100%;畢業研究生超過160人,就業率100%,20多名畢業生分別考取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

深化社會服務 拓展實踐育人成效展示新形象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學院堅持社會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拓展社會實踐育人成效的十年。十年來,學院每年組織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各地留下了學院師生服務社會的身影。學院先后榮獲獲得“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先進營隊”、“全國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等省級以上榮譽10余項,一批學生獲得了全國和全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省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十年來,學院在繁榮校園文化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每逢學校重大文藝活動,總是活躍著學院吹拉彈唱的文藝骨干。 十年來,支教、普法、推普等社會服務活動彰顯了學院的責任擔當。學院持續開展的農村法律援助活動,為校地合作普法提供了“人文樣板”,“一村一名法律顧問 共育農村法律明白人”農村普法活動,獲得人民網等權威媒體關注。學院榮獲十三五普法工作”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立德樹人初心,履行強農興農使命,全力推動學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作出新貢獻。
供稿: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 審核:楊峰、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