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北區植物園內發現蘑菇新物種——紅鱗小蘑菇Micropsalliota rufosquarrosa J.Q. Yan,我校為該物種的模式產地,模式標本保存于學校菌物標本館。
該物種的發現及命名人為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顏俊清博士。據顏俊清介紹,紅鱗小蘑菇最顯著的識別特征是子實體很小,菌蓋直徑僅1cm,菌蓋上具有粉紅色的鱗片,菌柄白色,近上部具有膜質菌環。小蘑菇屬里像紅鱗小蘑菇這樣,子實體小,菌蓋上具有粉紅色鱗片的種非常少,僅有3個分布于東南亞的種與之類似,但是他們之間的微觀結構,如孢子,緣生囊狀體的差異很大。
由于小蘑菇屬物種普遍較小,其物種多樣性被早期研究者所忽視。此前,我國僅報道過該屬物種13種。顏俊清聯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以及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人員,對我國南方地區大型真菌資源調查時,在閩浙贛三省共發現和命名小蘑菇屬新物種6種,中國新記錄種1種,將我國小蘑菇屬物種數量提升至1.5倍。相關文章以我校為第一單位,顏俊清老師為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發表于《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顏俊清博士等在武夷山發現的兩個新物種武夷山小蘑菇M. wuyishanensis J.Q. Yan及細腳小蘑菇M. tenuipesJ.Q. Yan,近日先后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這也是顏俊清繼去年發表的新物種多型油囊蘑Typhrasa polycystis J.Q. Yan & S.N. Wang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后,再次被國家級媒體報道。

子實體宏觀及微觀特征
供稿:江西省菌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高揚 審核:孔令保 廖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