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晉級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現場總決賽;精心打造的國家級一流課程供全國30余所高校學生選課、170萬余人次全網在線學習;先后獲國家級實驗微課競賽教學設計獎、首屆江西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副高組一等獎(最高獎)、江西省高校VR課件設計與制作大賽二等獎和第三屆江西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正高組特等獎等教學競賽獎項;主持認定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江西省一流課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10余項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并獲得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成功入選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這是江西農業大學“植物有害生物檢疫”教學團隊近年來獲得的榮譽和成績!
“植物有害生物檢疫”是一門以危險性有害生物為研究對象,涉及多個學科和領域的動植物檢疫專業主干課程。該課程于2007年首次面向植物保護專業(動植物檢疫方向)大三學生開設,課程教學經歷了立體化資源建設、混合式教學探究、課程思政深融合和創新思維新要求等4個維度迭代實踐改革創新。經過近20年的不斷探索、不懈努力,圍繞該課程已經形成了人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在專業人才培養、課程思政建設、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目前,本課程已經建設成為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江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省級線上一流課程,并配套開發了江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和虛擬現實(VR)課件,建立了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視頻、教學課件、隨堂測驗、問題研討、前沿報道、作品展示等六大核心內容,共有116個總計655分鐘視頻資源,589道隨堂測試和章節測驗題,以及其他非視頻資源228個。
據教學團隊負責人向妙蓮教授介紹,在課程開展初期,教學經驗不足,線上線下資源比較缺乏,如何將這門課上得生動有趣,提高同學們的興趣,是團隊面臨的首要問題。教學團隊圍繞外來生物入侵的“植物疫情”,將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與增強學生保衛國門生物安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護國土生態文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相結合,匯總、整理、編列了柑橘黃龍病、草地貪夜蛾、加拿大一枝黃花和福壽螺等重大植物疫情的阻截和應急處置等100余份案例,用數據來說話、拿圖片來說“理”,讓專業知識沾上“土氣”和“地氣”,讓枯燥的專業知識學習充滿樂趣。
針對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既不愿“動起來”、更不愿“跳起來”的問題,團隊挖掘“六庫一網”教學資源,創建“四化同步”教學模式,依托本教學團隊的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平臺,建設了視頻資源庫、思政案例庫、高階項目庫、作品展示庫、入侵生物物種庫、有害生物遠程鑒定系統和在線測試網,不斷適應植物檢疫知識更新迭代快的特點以及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此外,團隊開發了虛擬現實(VR)課件,建設了“外來有害生物松材線蟲檢驗檢疫綜合訓練”和“柑橘潰瘍病檢疫及處理”等虛擬仿真實驗,并與海關等部門共享有害生物遠程鑒定系統,引導學生實現沉浸式、自主式和交互式學習,在身臨其境中體驗植物檢疫,在虛擬實踐中提升學習能力。
現就職于昆明海關的黃同學,是2014屆動植物檢疫專業畢業生,現在對“植物有害生物檢疫”這門課程仍然有著很深的體會。“這門課程的授課形式很新穎,沉浸式、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式,讓大家對這門課的興趣都很高,在學習中我們不但掌握了理論知識還提升了實踐操作能力。”今年上半年剛完成了“植物有害生物檢疫”課程學習的動植物檢疫2001班喻同學,認為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既能在現場進行實踐操作,又可以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讓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益匪淺。
供稿:王綺雯 盧智伶 審核: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