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經濟管理學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緊扣學校大力推進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建設的目標任務,秉持“厚德博學,經世濟民”院訓,篤行不怠、踔厲奮發,推動黨建工作、人才引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合力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堅持政治引領 黨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明顯
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加強黨的建設,為學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政治保障,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提升”。學院立足院情,創建了“經益求‘金’”黨建品牌,落實“雙聯系”制度,成立教師黨員先鋒崗,組織黨員教師為學生提供學業輔導、升學指導,形成師生同向發力的良好循環;提升“雙融雙育”、“雙創”“歌詠黨課”等活動開展實效,進一步打造學院黨建品牌建設的“金字招牌”;成立了“金種子宣講團”,在學生、社區中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深入開展“夢月湖”系列分享活動,至今已開展講座40余次,形成了“五大模塊、四方聯動、兩個提升”的師生“雙育”新模式,在黨建引領、團學導航、朋輩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育人效果。學院黨員教師在社會服務上積極獻言建策,智庫報告先后17次獲得省領導及相關部門的肯定性批示;學院教師入選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師黨員獲江西省高校“最美輔導員”、“全省優秀共青團干部”、“贛鄱時代先鋒”等稱號;“緣來有你”工作室獲省級輔導員工作室立項,一批學生黨員獲得“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江西省自強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學生”、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實踐之星”提名、江西省優秀共青團員等眾多榮譽。

深耕教育教學 學科專業建設穩步增強
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學科專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學院于2018年實現了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突破,2019年再獲一級學科博士后科學研究流動站,從此形成了本科、碩士和博士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獲批增列,標志著學院經濟與管理“一體兩冀”學科與專業發展格局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農林經濟管理、會計學等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同時入選“十四五”一流專業。2021年,獲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政產學研”“四位一體”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協同育人機制創新與實踐研究。在江西省2022年度第二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被評為五星級,國際貿易和會計學專業被評為四星級,工商管理、經濟學和金融學三個專業排名全省前六,較第一輪專業評估取得較大的進步,極大的提升了學院影響力、吸引力。2023年獲批省級農林經濟管理省級虛擬教研室。截止2024年4月,學院有農林經濟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碩士、會計碩士2個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將以學科建設為抓手,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重視人才引育 教師隊伍建設成績斐然
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加強內培外引,努力建好人才隊伍“供給站”,全力營造“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氛圍。目前,學院教職工人數突破110人,專任教師9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6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72人。學院引才工作列入江西省與北京大學省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實施項目,于2018年成功柔性引進國際知名學者、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黃季焜教授,助力學校學院人文社科學科專業發展。近年來,學院引進國際人才1人,新增省部級人才4人次,新增校內外博導11人、碩導20人,新增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校外實踐第二導師2人。目前,學院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教育部農經管教指委2人,農業部神農青年英才1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江西省“雙千”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江西省“雙高”領軍人才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贛鄱俊才支持計劃1人,青年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江西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1人、經濟崗位專家8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資助計劃人選1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青年創新團隊1個、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1個,綜合實驗站專家1人。2位教師獲大北農教學精英獎。3位教授被選聘為首屆江西省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瞄準成果產出 學術智庫成果再攀高峰
學院緊扣新時代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特色,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農戶行為等優勢領域開展研究。2018年來,學院共獲批國家級課題41項,其中國家自科基金25項、國家社科基金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8項;省部級課題168項,其中省部級重點及以上項目51項,省部級一般項目117項;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1項、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2項和江西省社會科學青年創新團隊1個。2023年度,學院師生共發表中英文論文成果130余篇,其中,TariqAli教授撰寫的研究長文“Crop switching can enhanc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farmer incomes in China”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發表;1項獲政協江西省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感謝信;6項成果獲得江西省第二十次社科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出版著作6部;獲批南昌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第二批)2個。江西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獲批江西省重點高端智庫,“江西現代農業及其優勢產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

踐行立德樹人 學生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學院堅持以生為本,通過紅色走讀、金種子宣講團、鄉村振興實驗班、暑期“三下鄉”、“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等舉措,積極探索“三全育人”新路徑,在學生工作方面逐步形成學生思想導航“三色基調”、學風引領“三位一體”、學生管理“三駕馬車”的“三三三”育人體系。依托江西省重點高端智庫,學院從2019級至今組建了2019-2023年四屆“鄉村振興實驗班”,著力培養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培育了鄉村振興的“金種子”;學院的考研升學率連續三年穩步提升,2023年達到23.86%,突破歷史新高,就業率連續兩年上升;近年來,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10余項;近五年,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正大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華創杯”市場調查分析大賽、數學建模競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各級各類獎項500余項;2名學生獲得“江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1名學生獲評江西省“十佳實踐之星提名獎”,1名學生獲“江西省最美大學生提名”;2020屆畢業生劉瑤榮獲“江西青年五四獎章”;學院連續兩年蟬聯校運會團體總分榜首,王婉婷同學在2021年運動會上女子乙組鉛球項目中打破第三十二屆校運會該項目紀錄。蘇若程同學在2022年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著力服務社會 展現學院責任擔當
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強農興農使命。學院主動適應國家和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引導廣大師生到鄉村去實踐調研,把科研論文和調研報告寫在廣袤的贛鄱紅土地上。自2018年開始,學院聯合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已經開展了四次“中國鄉村振興‘百村千戶’大調研行動(江西)”,調研覆蓋江西省12縣(市/區),36個鄉鎮,108個行政村,1080戶農戶,進一步服務中國鄉村振興數據庫建設。依托江西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團隊成員先后赴吉安市、共青城市開展調研交流,赴弋陽、大余、遂川、資溪等四個學校對接的服務鄉村振興對接縣進行調研,推動“百校聯百縣興千村”活動落地見效,幫助多個縣區推進鄉村振興工作。2023年,1項成果獲中國扶貧發展中心感謝信。目前,學院有2位省情研究專家,其中1位是“省情研究首席專家”。近5年,學院17份決策咨詢報告獲得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多項調研成果被農業農村廳等省直部門文件采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管學院將緊緊圍繞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毅力,為建設國內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農業大學不懈奮斗!以實際行動迎接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供稿:經濟管理學院 審核:熊龍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