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勤奮,也有人說我幸運。我想告訴大家幸運背后的秘密,是要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全力以赴把該做的事做得更好。”說這話的楊慧剛剛獲得江西省青年五四獎章,除此之外,她還是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中國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得主。“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是她的人生信條。

2011年,楊慧以優異的成績保研至豬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由于本科所學專業是生物技術,大多數時間都在實驗室面對各類儀器,研究生期間經常要與活生生的豬打交道,這對她來說還是不小的挑戰。轉專業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實驗過程繁瑣復雜,項目申請一波三折,科研時常陷入困境……一系列的挫折讓她彷徨猶豫,在導師和團隊成員的鼓勵下,楊慧逐漸找到了科研樂趣,愛上了這個全新專業。研究生學習期間,楊慧深入豬場,每一步都穩扎穩打,短短幾年時間,便和團隊成員在全國各地共采集了多個豬種的上萬份樣品,這也為后來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世界生豬生產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豬肉占我國肉類消費的60%以上。在養豬產業中每年消耗的豬糧近1.9億噸,其中一半以上的豬糧需要依賴進口。如何通過腸道微生物提升飼料利用率,減少人畜爭糧,優化養殖環境,是廣大科研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難題。
瞄準這一重大需求,楊慧和研究團隊成員經過長期不懈的探索,發現ABO血型基因通過調節N-乙酰半乳糖胺濃度顯著影響豬腸道中丹毒絲菌科相關細菌的豐度。這一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整個農業動物領域(豬、牛、羊、雞等)鑒別到宿主基因組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因果突變,對影響腸道菌群調節飼料轉化效率和促進生長新技術,培育節糧型和快長型新品種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相關成果于2022年4月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在線長文發表。這是江西省歷史上第一篇,也是中國畜牧學領域首篇Nature研究長文。相關研究成果也入選了2022年度的江西省十大創新成果和2023年中國農業十大進展。
在承擔大量科研工作的同時,作為任課教師、班主任和研究生導師,楊慧也十分關注青年學子的成長。“現在很多同學都比較關注書本知識,實操能力較弱。”為此,楊慧時常帶領學生們深入實驗室,對于課堂的疑難點有針對性地做實驗,幫助他們消化相關知識點。“同學們很多想法都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在指導實驗、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強同學們對科研的興趣,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平臺。”除了專業學習,楊慧也十分注重青年學子的綜合發展,她所帶領的班級多次參加省、市、校級志愿服務活動并獲得榮譽。
永葆熱忱,笑對挫折,楊慧認為這是青年應有的精神所在。“保持對科研的熱忱之心,科學研究充滿挑戰,失敗是常態,重要的是從每次失敗中學習,堅持不懈,享受探索的過程;也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有自己清晰目標,在研究中尋找真正感興趣的科學問題。”楊慧說。

供稿:王綺雯 審核: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