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緣于1958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在江西農業大學現址創辦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時,劃轉當時周邊農村土地作為辦學用地,符合條件的成年人口陸續轉為學校農業工人,1990年之后全部成為城鎮居民,但仍在原地建農房居住。隨其第二代、第三代出生,逐步成為對學校教學區呈三面包圍之勢的“校中村”。長期以來,“三家村”基本處于學校無法管、政府未接管的狀況,給學校辦學環境以及南昌市城鄉環境治理帶來很大影響,村內“臟亂差”的居住環境也影響了居民生活質量。
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市、區以及學校黨政的共同努力下, 2019年,由“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學校配合”,啟動三家村搬遷工作,困擾學校發展半個多世紀的“三家村”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與人文學院僅一墻之隔的鄭家村

緊挨附屬中學的黎家村

村容村貌(以上圖片由周國平、袁甲、李路拍攝)


2021年9月29日,“三家村”房屋主體拆遷工作正式啟動。(袁甲/攝)
朱家房屋建筑逐步拆除(周國平、袁甲、蔡程琪/攝)。
朱家房屋建筑逐步拆除(周國平、袁甲、蔡程琪/攝)。
黎家房屋建筑逐步拆除(周國平、袁甲/攝)。
鄭家房屋建筑逐步拆除(周國平、袁甲/攝)。

水電工人正在剪斷“三家村”高壓電纜。(劉康攝)
2022年7月,“三家村”高壓電纜、自來水管先后被剪斷或關閉,標志著“三家村”搬遷工作完成階段性任務(劉康/攝)。
“三家村”搬遷之后,學校將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規范校園秩序、優化辦學環境、提升文化品位,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整體搬遷,“三家村”居民將極大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量。
策劃:袁甲 審核: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