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760559、31760567)的資助下,我校徐小彪教授研究團隊在毛花獼猴桃(Actinidia erianthaBenth.)雄性種質資源花器與葉片重要農藝性狀基因定位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為毛花獼猴桃花與葉性狀相關基因定位提供了新見解(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Determination of Flower and Leaf Traits of Actinidia eriantha)”為題,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發表。
該研究將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應用于毛花獼猴桃雄性種質資源挖掘調控重要農藝性狀的基因位點。運用高密度SNP標記構建了143份毛花獼猴桃雄株基因型的系統發育樹,并進行了群體遺傳結構和主成分分析,確定了4個不同地理來源的野生毛花獼猴桃雄性種質資源居群的親緣關系。同時,通過雄株數量性狀指標與SNP分子標記關聯分析,獲得了與花和葉片相關的11個數量性狀(單花花瓣數、單花雄蕊數、花冠直徑、單花花粉量、單花藥花粉量、花粉活力、花瓣花青苷含量、葉片AsA含量、葉片總葉綠素含量、葉片總酚含量、葉片總類黃酮含量)相關的20個SNP位點及103個候選基因,為獼猴桃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的曼哈頓圖和QQ圖。(a)花粉活力;(b)單花藥花粉量;(c)單花花粉量;(d)單花雄蕊數;(e)單花花瓣數;(f)花冠直徑;(g)花瓣花青素含量;(h)葉片抗壞血酸含量;(i)葉片總葉綠素含量;(j)葉片總酚含量;(k)葉片總類黃酮含量。藍色虛線表示0.01水平顯著,紅色虛線表示0.05水平顯著。
在線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3389/fpls.2021.730890
供稿:農學院 廖光聯 審核:游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