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我校果蔬貯藏與保鮮江西省重點實驗室舉辦拾祿創新文化論壇,浙江大學陳昆松教授、華南農業大學陸旺金教授、重慶大學李正國教授、四川大學劉明春教授應邀為農學院師生做學術報告,集中展示了果蔬采后成熟與品質調控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
陳昆松以《果實色澤品質研究與進展》為題,從藥食同源的觀點出發,強調了花青苷的功能和重要性,闡述了草莓成熟著色依賴于光照,血橙果實汁胞花青苷合成積累,草莓果實成熟進程受ABA-IAA協同調控機制,為果實采后品質調控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陸旺金以《溫度影響香蕉果實品質機制及控制》為題,詳細闡述了低溫和高溫逆境對香蕉果實后熟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提出了香蕉果實MaMYB4作為關鍵轉錄因子響應低溫,MaBAH1-MaMYB60-CCGs調控香蕉高溫青皮熟,揭示了溫度影響香蕉果實品質的新路徑。
李正國圍繞果實成熟衰老的分子調控,闡述了新形勢下果蔬產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并通過具體實例展示了乙烯信號調控番茄成熟、生長素信號調控番茄成熟、生物技術調控果實采后耐貯性的研究成果。
劉明春圍繞乙烯響應因子調控果實成熟和品質代謝的分子機制,詳細闡明外源因子如光照和溫度、內源因子如植物激素、乙烯轉錄因子與表觀修飾等協同調控番茄果實成熟機制,為深入解析果實成熟機理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供稿:果蔬貯藏與保鮮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楊有新 陳明 審核:方加海 李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