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至26日,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第六屆鄉村振興論壇在我校舉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38所高校的100余名教師與鄉村振興實踐者齊聚英雄城南昌,交流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成效,探討高校如何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24日上午,論壇開幕式在我校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教育部科技司譚悅同志、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黃延信、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勒系永、江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楊春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天津農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等高校領導,我校黨委書記黃路生院士、校長魏輔文院士出席開幕式,副校長王文君主持開幕式。
黃路生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向教育部、農業農村部、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江西省教育廳、各兄弟高校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表示衷心感謝。黃路生指出,江西農業大學建校119年來,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振興上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重點建設了涵蓋農業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推廣的全鏈條科技創新體系,成功打造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模式、科技小院建設模式、科技特派團6161科技服務模式,為推進我國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貢獻出了江農力量和江農智慧。他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高校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任務所在,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各高校充分交流研討,積極探索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共同探討新時代高校全面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教育部科技司譚悅同志在致辭中指出,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始終致力于建設農業科技區域創新聯盟和協同創新聯合體,旨在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協同打造星創天地,創新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大學推廣模式”和“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為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支撐,希望以此次論壇為新起點,匯聚高等學校人才、學科、技術等資源優勢,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聯盟秘書長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天軍致辭。劉天軍在致辭時說,希望聯盟各成員單位踐行《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新時代(武漢)宣言》,以“服務農業強國戰略,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奮斗目標,以“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的新任務,通過科技賦能促產業振興、多措并舉促人才振興、融合創新促文化振興、范式變革促生態振興、治理有效促組織振興。
開幕式后,我校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江西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特聘教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黃季焜教授,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巡視員黃延信博士分別作題為《農業新質生產力:內涵與外延、新質類型和發展思路》《深化改革構建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的主旨報告。
下午,論壇進行了“校長、院長與鄉村振興實踐者論壇”,華南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貴州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廣明國際集團、黨的二十大代表石玉蓮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分享了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做法與成效。
大會閉幕式上,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決定聘任王華君(安徽農業大學)、王亞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韋英明(廣西大學)、朱述斌(江西農業大學)等4位同志為聯盟顧問,并頒發聘書。沈陽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海龍代表第七屆鄉村振興論壇承辦高校作了表態發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天軍為論壇作了總結發言。
據了解,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第六屆鄉村振興論壇由教育部指導,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協同創新戰略聯盟主辦,江西農業大學承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改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要求,促進高等學校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交流,論壇深入總結和推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做法成效,共同探討高等學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與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