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園林院團委以“抗疫青春先行 獻禮百年華誕”為主題,組織全院學子開展“德智體美勞 ”系列文明實踐活動。249人次參與到各種活動中,收獲50000余字心得體會,學生累計跑步超560000米。
“德”——疫情防控不松懈,志愿服務展人生。園林學子積極響應號召,返鄉后主動向社區(村)報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投入到春節防疫中。環設1803班學生趙桐,返回家鄉山東濟寧后,第一時間向村支書報名成為志愿者,每天在村里執勤點為返鄉人員返鄉登記和外出人員開核酸檢測小票證明,這一干就是21天;來自安徽安慶的城規1901班學生王濟川,積極協助村委會登記返鄉居民信息、進行數據匯總、開具核酸檢測證明,并向鄰里鄉親進行避免聚集、減少外出的宣傳;惟義林學2001班學生陳超,報名參加了贛州信豐縣人民醫院的學雷鋒志愿活動,檢查健康碼、幫助患者使用自動付款機、解答病人疑惑等都是她的服務內容。他們是諸多志愿者中的一員,他們都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參加志愿活動的愛心,抗擊疫情的決心。

“智”——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為迎接建黨100周年,激發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院團委鼓勵同學們在寒假期間讀“四史”等紅色書籍、看《我和我的祖國》、《建黨偉業》、《山海情》等經典影視、并手寫閱讀與觀看的心得體會。環設1703班學生劉慧靈在看了《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后在日記中寫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從平‘語’近人中,我們既要讀懂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沉情懷,更要見賢思齊,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體”——響應防控不聚眾,線上約跑強健體。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園林院團委在寒假期間舉辦“線上跑步接力周”活動,學生連續七天通過運動APP記錄自身跑步信息,并將運動記錄截圖以說說形式上傳至朋友圈或QQ空間。活動反響熱烈,吸引了大一至大四所有年級學生參加,總跑里程超過560000米。惟義林學2001班學生賴彤彤說:“我跑步打卡七天,累計跑了33.17公里,消耗了1907千卡,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我把跑步記錄截圖發到QQ空間,獲得同學們點贊,也帶動了他們一起參與進來,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美”——團結‘藝’心,共慶華誕。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園林學子用設計、用繪畫、用書法、用吉他彈唱、用朗誦“藝”展風采,喜迎建黨百年。。城規2001班學生彭俊祺通過吉他彈出《我和我的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城規1901班學生王濟川通過揮毫“歌頌偉大時代,喜迎建黨百年”為黨慶生;環設1802班學生湯崢維通過繪畫《中國共產黨一百歲了》,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園林1701班學生游景暉則通過朗誦《七月的天空》,歌頌著黨的豐功偉績。“中國共產黨是希望,是明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要努力學習,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王濟川如是說道。

“勞”——弘揚勞動精神,創造美好生活。園林院團委以春節為契機,以“弘揚勞動精神,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到家庭、社區的勞動中,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據統計,學院共有64名學子參與到此項活動中,有的整理家務,有的打掃衛生,有的洗衣燒飯,還有的砍柴造房,他們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

園林學子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國主義教育與實踐育人理念深度融合,不僅是對寒假期間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視與堅守,更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供稿:園林與藝術學院 盛開勇 審核:王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