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豪邁而堅定的誓言,在東區田徑場上空久久回蕩,同學們通過深情誦讀《紅色家書》中的書信,感受著革命豪情,更感悟著內心初心與肩上使命。
4月以來,軟件學院通過開展專題學習、宣講培訓、黨史知識競賽、云端“紅色走讀”、“誦讀經典”等形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擦亮綠色、紅色和本色,推動學院各項事業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學史增信,牢記強農興農使命。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場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礪,是一場煥發強農興農初心的奮進動員。“眾所周知,江西農業大學源于1905年成立的江西高等農業學堂,但江西農業大學原始辦學,最早可追溯到江西的蠶桑學堂。經史料考證,中國的近代農業辦學是從江西開始的。”5月17日,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校史館里開講。我校老科協會長劉步英教授化身“講解員”,在校史館前,與大學生面對面講黨史故事,憶校史過往,細細梳理了學校農業辦學歷史的起承轉合,為黨史學習教育添上了濃濃的“江農味”。
軟件學院還通過邀請優秀校友、優秀黨員等來校作報告,組織師生參觀校史館等形式,宣傳一代代江農人矢志不移的農業報國初心,引導廣大師生結合專業特點和優勢,助力農業信息化發展,牢記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使命,堅定‘涉農高校’的辦學自信。
學史崇德,傳承江西紅色基因。學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學史崇德,傳承紅色基因。一方面,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宣講團胡軍華博士開展專題宣講,依托與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邀請新四軍宣講團顧問劉岳雄教授來院講授《我們是鐵的新四軍》主題黨課,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另一方面,用好用活江西紅色資源,組織廣大師生黨員走出去瞻仰參觀革命遺址舊址、革命展覽館、紀念館,先后前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南昌方志敏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在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們在崢嶸歲月里那些震撼人心的歷史故事中,完成了一堂堂生動的黨課。同時,舉辦“唱支山歌給黨聽”大學生合唱比賽、《那一片紅》教工紅歌合唱、霏繁音樂社“紅歌音樂節”等活動,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方志敏精神等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自覺繼承革命傳統,補足精神之鈣。
學史力行,全力以赴辦實事踐初心。為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實在在的成果,學院建立黨員服務站,結合黨員設崗定責,從五個維度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把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為師生群眾排憂解難:紅色先鋒崗建立“碼農之家”(紅色小屋),在寢室為學生提供黨史和專業學習的“充電”場所;考研升學崗開展考研、考公務員經驗交流;就業幫扶崗一名教工黨員聯系一名就業困難學生,負責就業指導、政策宣傳解讀、心理調適,切實做好“六穩”“六保”任務;志愿崗暖心服務,與經開區麗景苑社區黨建共建,上門為社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規則與方法,與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建立志愿服務基地,每周派2批志愿者為眼疾患者開展志愿導診活動;文明督導崗開展“棋樂融融”大比拼,為學院每個班級發放軍棋、象棋、跳棋、飛行棋各一副,引導學生走下網絡,走向傳統文化,營造健康文明的文體活動氛圍。
學院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貫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有特色求實效。全面對標對表學校要求,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在科學安排專題學習、專題黨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提出了創作“黨史微電影”等10余項重點任務,確保工作安排既接天線又接地氣。
編輯:軟件學院 熊葉 審核:朱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