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志愿服務事業,近期我校以“雷鋒精神代代傳,青春志愿正當時”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雷鋒系列活動,全校師生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讓雷鋒精神在校園內外綻放光芒。
有深度:紅色傳承,思想鑄魂
學校通過沉浸式紅色教育深化青年學生對雷鋒精神的認知。農學院組織“拾祿宣講團”開展15場微宣講,結合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案例,引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志愿者走進社區,聆聽老黨員講述革命故事,感悟紅色精神;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的團員青年通過參觀革命紀念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等方式,深刻領悟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這些活動不僅傳承了紅色基因,更讓青年學子在思想深處種下奉獻與擔當的種子。

有溫度:志愿微光,溫暖人心
各學院積極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鄉村,開展環境清潔、反詐宣傳、圖書整理等活動。經濟管理學院的志愿者們走進舍里甲社區,清掃街道、整理圖書,為居民創造整潔舒適的環境;職業師范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則在南天金源社區普及安全知識,為社區家庭送去溫暖與安心。此外,人文學院的“河小青”志愿者們在贛江河畔清理垃圾,守護水域生態,展現了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這些點滴行動匯聚成愛的暖流,讓雷鋒精神在細微之處彰顯溫度。

有高度:挺膺擔當,青春建功
學校將學雷鋒活動與就業觀念引導緊密結合,引導青年學子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光彩。舉辦“不忘初心,與信仰對話”青春講壇系列活動,邀請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藍焰先鋒”宣講團和井岡山茨坪革命舊址群紅色講解員毛浩夫走進校園,通過感人至深的事跡分享和紅軍故事講述,激勵青年學生傳承紅色精神、勇擔時代使命;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組織環保主題活動,學生志愿者深入社區進一步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播撒綠色希望,同時增強了自身社會化能力;軟件學院與社區共建“黨建+科技+民生”模式,志愿者們用“人工智能+”助力社區發展。這些行動展現了江農青年服務社會、勇于擔當的精神高度。

此次雷鋒月系列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校園內外持續掀起追“鋒”熱潮。全校數千名學生參與,覆蓋社區群眾超500人次,志愿服務的熱度在校園內外持續升溫。通過創新志愿服務形式、拓展實踐平臺,我校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形成了“時時學雷鋒、事事見雷鋒”的生動局面。這些充滿溫度與力量的志愿實踐,既展現了學校志愿服務工作的新成效,也為推動志愿服務事業內涵式發展注入了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