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科技處始終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高水平運行原則,將落實“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的使命要求貫穿于創建科技小院的全過程,打造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新模式。
創建追求“快”。奔向北京,詳細了解項目運行機制;飛往成都,現場考察學習先進案例;回到南昌,多方溝通協調爭取支持;奔赴各地,精準把握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立足學校,認真謀劃創建方案。特別是,主題教育“發令槍響”,科技處黨員干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一路奔跑,跑出加速度。自8月底召開“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江西)”籌建工作會以來,在短短的2個多月時間內,硬是將“科技小院”從僅僅是描繪在藍圖上的愿景變為全省同時“領證”掛牌7個科技小院的美麗現實。事不辦成不歇腳的工作狀態,安遠蜜蜂、廣昌白蓮等首批科技小院成功創建就是對初心使命的最好詮釋。
運行要求“實”。建設科技小院是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也是涉農高校新時期服務“三農”工作的重要平臺和紐帶。科技處精心組織并選派專家團隊和研究生入駐科技小院,按照“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標準,依托“科技小院”,由傳統的候鳥式服務轉變為“釘釘子”服務模式,圍繞江西省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環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結合研究生培養,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指導、成果轉化,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問題,在推進我省“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過程彰顯農大人務實的創業品格。
效果務求“亮”。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中,提出了“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殷切期望。科技處將全面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要求與學校統一部署,更加自覺承擔使命職責,為科技人員在科技小院的工作提供最大的幫助、最暖的關懷、最細的服務,讓科技人員在為上高水稻、安遠蜜蜂、廣昌白蓮、修水寧紅茶、彭澤蝦蟹、贛州食用菌、井岡蜜柚等產業的發展、升級中出智出力,為培養出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新型人才,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力爭將科技小院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影響。
供稿:科技處 編審:高蕓